為什麼地瓜葉長不好?葉子皺皺的、發黃、乾焦?一篇教你判斷原因!

    許多人喜歡在家種地瓜葉,地瓜葉非常好取得,不過你知道嗎?我們平常吃的地瓜葉,其實和地瓜塊莖發出的葉子不同喔。

所以別拿家裡的地瓜去種嘿!🙈

最好的方式是:每次購買地瓜葉後,挑出比較「粗硬」的梗留下來種植,嫩的部分就繼續吃~
這樣發根快、成活率也高。


另外花友也常會遇到一個問題:

   🥺 「為什麼我種的地瓜葉,葉子會皺皺的發黃,甚至焦乾呢?」

這種情況其實非常常見,可能和肥料、水分、季節、土壤或病蟲害都有關。
本篇整理出社團中討論度最高的幾個原因,幫你快速判斷問題、找到對策,讓地瓜葉重新變得翠綠又健康!



🪴 1. 肥傷(肥料太多)

肥料過重會造成「肥傷」,讓根系被鹽分燒壞,無法吸收水分。
你可能會看到:

  • 葉片邊緣焦黑、發黃

  • 植株萎縮、生長停滯

解法:

  • 停止施肥 7~10 天

  • 多澆清水,幫助稀釋肥料

  • 下次建議改用 有機肥或緩釋肥,避免一次下太多


💧 2. 缺水或土壤排水不良

地瓜葉喜歡「濕潤但不積水」的環境。
如果盆栽太小、培養土太黏,就容易出現:

  • 葉片乾捲(太乾)

  • 葉片發黃、爛根(太濕)

解法:
選用透氣排水良好的培養土
例如 CARMO 泥炭土, 部分含有椰纖、珍珠石,排水佳又能保濕。
底層可鋪少量陶粒或碎石,避免根部積水。


☀️ 3. 季節與氣候影響

地瓜葉屬於夏季作物,氣溫低時生長會變慢。
像最近節氣進入「霜降」,若晚上氣溫驟降或被霜打到,葉片容易變黃、發黑。

解法:

  • 入秋後建議加網子或保溫布防寒

  • 若為陽台種植,可移到避風處


🧪 4. 土壤酸鹼與舊地問題

長期重複種植同一盆土,會導致養分耗盡、酸鹼不平衡
地瓜葉雖耐貧瘠,但若土壤太酸、太鹹,也會長不好。

解法:

  • 每一批作物結束後,翻土曝曬 2~3 天

  • 可加入少量石灰中和酸性

  • 最好重新換土再種植,或混入新鮮培養土


🐞 5. 病蟲害與日曬灼傷

葉片皺縮、變咖啡色,可能是紅蜘蛛或真菌感染。
也可能是澆水時水滴停留在葉片上,被太陽光聚焦灼傷。

解法:

  • 澆水時只澆土,不要澆到葉面

  • 可用**小蘇打水(1公升水+1小匙小蘇打)**噴灑預防真菌

  • 嚴重時換盆、剪除受害葉片


🌱 小結:健康地瓜葉三原則

1. 光線充足:每天至少 4–6 小時日照

2. 土壤透氣:使用含椰纖、珍珠石的混合土

3. 水肥適中:少量多次、避免肥傷


✨ CARMO 教授結語

想讓地瓜葉長得好,土壤健康是關鍵
選對土、控制水肥、注意季節變化,就能讓每一片地瓜葉都翠綠又有生命力!

👉 想嘗試更專業的配方?立即體驗 CARMO泥炭土(地瓜葉推薦使用綠泥炭適合葉菜類)

給你的植物最自然、最安心的生長環境🌿


另外地瓜葉種植還有一個值得提醒的點,因為地瓜葉生長特性會建議用盆面較寬大的花盆種植(像很多人會用保麗龍箱)。



🌿 喜歡這篇文章嗎?

加入我們的園藝交流社群,和上千位植友一起分享種植心得!

📱 加入官方 LINE: @oh-carmo
👩‍🌾 加入Facebook社團: CARMO園藝

| 一起打造綠意生活,讓植物陪你慢慢長大 💚

 


Comments